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近700歲的“寶貝”,就這樣修好了!

時間:2022-11-01 15:53:50    來源:新華社    

丁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是南京圖書館的一名“90后”古籍修復師

前不久

他完成了兩冊“國寶級”古籍

元刻本醫(yī)書《永類鈐方》的修復

修復后的《永類鈐方》。資料來源:南京圖書館

修復后的《永類鈐方》。資料來源:南京圖書館

為了讓近700歲的古籍煥發(fā)新生

這個30歲出頭的年輕人

花費了半年時間

《永類鈐方》共22卷

為元代醫(yī)者李仲南所作

距今已有近700年歷史

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元刻本《永類鈐方》傳世稀少

僅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

和南京圖書館

藏有部分殘本

2021年底

丁峰接到了修復

南京圖書館所藏

2冊古籍的任務

修復前

《永類鈐方》的部分書葉上有水漬和霉斑

部分出現(xiàn)酸化和脆裂

此外

全書的書口也悉數(shù)斷裂

第一次接觸

這種國家珍貴古籍

丁峰說

自己頗有幾分忐忑

但也下定決心

盡最大努力將它修復如初

資料來源:南京圖書館

資料來源:南京圖書館

"修復"二字,說來容易

背后卻要經(jīng)歷一道道繁復的工序

拆解原書,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只是第一步

修補古籍殘頁

首先需要選配

與原書顏色、質(zhì)地

最為貼近的紙張

扎進紙庫

要從幾百種、數(shù)萬張紙中

挑出最合適的

面對"國寶級"藏書

丁峰慎之又慎

經(jīng)驗與技術,雙管齊下

除了眼觀手摸之外

丁峰還為它做了一個纖維檢測

選取了一種竹含量與之很相近的紙張

然而

與原書封面顏色相近的紙張

卻始終尋而不得

丁峰不得不另尋他法

化學染料對紙張傷害較大

丁峰決定

用栗子殼、橡碗子、茶葉煮制染料

自己動手染色

為了煮出一種

與原封面顏色相近的紙張

他前前后后嘗試了十幾次

對于《永類鈐方》書眉處

已經(jīng)酸化的部分

丁峰以皮紙進行加固

以防紙張進一步酸化、脆裂

所有修復工序中,最需要心細的

還是“溜口”

就是在紙背

用薄皮紙條和漿糊

將原本斷裂的書口拼合、固定

為了精準地將書葉拼合如初

丁峰決定

先將書葉板框印在透光補書板上

依照板框大小進行拼接

丁峰發(fā)現(xiàn)

早在清代

就有修復師在這兩冊書上留下痕跡

通過劃欄補字

這位古代同行補全了原書的信息

使后來人也能完整獲知

原已殘缺的信息

他覺得

這種與前輩的偶遇很有意思:

“等于是我跟他(清代修復師)

兩人合作保護了這本書

只不過時段不同罷了?!?/p>

丁峰表示

古籍修復就像是與時間賽跑

修復的同時

另一批書籍又在不斷老化

總希望自己能再快一點

在南京圖書館古籍修復中心

和丁峰一起與時間賽跑的

還有12人

他們以專業(yè)的技藝、嚴謹?shù)膽B(tài)度

盡自己所能

延緩著古籍的衰老

有耐心,有學識

為他們點贊

來源:新華社微信綜合荔枝新聞、我蘇網(wǎng)(作者:常澤昱、章健、王昕)、南京圖書館

記者:邱冰清


監(jiān)制:張越、關開亮

標簽: 南京圖書館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