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環(huán)球今亮點!科普翻譯中的“三還原”策略

時間:2023-02-07 15:49:50    來源:科普中國網(wǎng)    


(資料圖片)

**[編者按]**知識無國界,引進版圖書是我國科普出版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普翻譯為我國讀者與外文科普作品架起橋梁。不過,區(qū)別于文藝作品與學術(shù)資料,科普作品本身就兼具科學性與通俗性,所以科普翻譯對譯者的復(fù)合素養(yǎng)等都有較高要求,語言功底與專業(yè)知識過硬,才能保證譯文在知識準確的同時依然通俗易懂。長期以來,我國引進版科普圖書原作內(nèi)容質(zhì)量、譯者翻譯水平及圖書審校質(zhì)量不同程度上存在問題,影響了科普圖書譯作質(zhì)量。本期科普翻譯專題邀請了科普翻譯研究者徐彬、郭紅梅、郭鴻杰、盧靜,科普譯者茍利軍,以及引進版圖書編輯尹濤,圍繞如何提升引進版科普圖書質(zhì)量展開探討,從翻譯技巧、技術(shù)支持、出版流程優(yōu)化等多方面為我國引進版科普圖書未來的發(fā)展尋找進路。一、引言郭建中在《科普與科幻翻譯:理論、技巧與實踐》一書中指出科普著作具有四大特點,即科學性、文學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并提出了科普翻譯的三個標準:忠于原意、文從字順、通俗易懂[1],在其論文《重寫:科普文體翻譯的一個實驗》中,又具體指出了科普翻譯所應(yīng)達到的標準:優(yōu)秀的科普譯作,讀起來應(yīng)像優(yōu)秀的科普原創(chuàng)著作一樣。且正如論文標題所表明的,郭建中認為,要想達到這樣的標準,可以采取“重寫”的方法[2]。筆者認為,“重寫”與“釋意”互為表里,“重寫”的做法是“表”,而“釋意”是“里”,即口譯的釋意理論所倡導的方法。釋意理論提出,口譯過程是“理解原文、脫離語言外殼(de-verbalization),用另一種語言表達理解了的內(nèi)容”[3],其核心,是要求譯者“脫離語言外殼”,對源語文本的信息進行“非言語化”的加工,變成譯者頭腦中的知識,再充分發(fā)揮譯者的目標語的語用能力進行再表述。正如勒德雷爾指出的,“翻譯人員只有具備將言語轉(zhuǎn)變成思維,將思維轉(zhuǎn)變成言語的知識,才有可能譯出文獻的真實意義”[4]。筆者多年來專注于科普翻譯,譯有《量子通史:量子物理史上的40個重大時刻》(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版)、《藝術(shù)宇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0年版)、《宇宙?zhèn)饔洝罚ê峡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11年版)等十幾部科普以及科學哲學著作。在《科普翻譯的挑戰(zhàn)》一文中,筆者曾指出:“科普著作的文學性、趣味性、科學性和通俗性,都能形成翻譯的陷阱,給科普譯者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其中一些困難是文學翻譯與科普翻譯共有的,更有一些困難則是科普翻譯所特有的。”[5]由于存在這些困難,從事科普翻譯,尤其是高端科普翻譯的人一直不多,相關(guān)的研究更是處于“欠發(fā)達”狀態(tài)。截至2022年1月4日,筆者在知網(wǎng)上檢索發(fā)現(xiàn),近5年來,科普翻譯研究的“欠發(fā)達”狀態(tài)并未有任何改觀,比如,以“科普”為主題詞檢索,檢索范圍設(shè)定為《中國翻譯》《上海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三種期刊,發(fā)現(xiàn)2016年以來僅有4篇相關(guān)文章。筆者曾指出,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其實是一種優(yōu)秀的“科學散文”,主要包括敘事、說明和論證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敘事,主要是講科學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包括科學家的成長、研究以及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說明,是說明科學的原理等;而論證,則是盡量用普通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介紹科學知識,說明科學家是如何實現(xiàn)科學思想的突破的。面對這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在翻譯的時候,譯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敘事生動,說明清晰,論證合乎邏輯。正因在語言知識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這三個方面的主題知識,導致科普翻譯的難度往往不亞于甚至超過了文學翻譯。[5]通過關(guān)注個人的翻譯思考過程以及閱讀分析其他譯者的科普譯作,筆者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重點關(guān)注背景知識、科學實驗過程情景以及科學原理這三個層面內(nèi)容的“還原”,就能使大部分難題迎刃而解,使譯文達到較高的水準。筆者將選取一些暢銷科普譯著作為案例,說明這三個層次還原的重要性。二、背景知識還原科普著作通常會介紹科學原理,或是談?wù)摽茖W史上的事情,針對其內(nèi)容,譯者必須知道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才能充分理解作者的敘事意圖;若不了解背景知識,只是憑空臆測,就容易誤入歧途。在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是否了解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全看譯者是否見多識廣,故傳統(tǒng)上一直都有譯者必須是“雜家”的說法。如今,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和相應(yīng)的搜索技巧,譯者可以突破自身知識的局限,最大限度了解源語文本的內(nèi)涵。在有了技術(shù)支撐的條件下,譯者還需具有較高的翻譯倫理道德標準和職業(yè)敏感度,主動去獲取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才能成功地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較高的翻譯職業(yè)敏感度有利于譯者發(fā)現(xiàn)問題,而較高的翻譯倫理道德標準可以具體理解為為讀者服務(wù)的意識——譯者在遇到問題后不應(yīng)輕易放過,更不應(yīng)想當然地輕率下筆,以免造成誤譯。遺憾的是,在下面第一個例子中,譯者不僅沒有通過多方查詢來還原背景知識,還輕易地舍棄了部分信息,損失了原文的幽默效果。例1:Space,let me repeat,is enormous.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stars out there is 20 million million miles. Even at speeds approaching those of light,these are fantastically challenging distances for any traveling individual. Of course,it is possible that alien beings travel billions of miles to amuse themselves by planting crop circles in Wiltshire or frightening the daylights out of some poor guy in a pickup truck on a lonely road in Arizona(they must have teenagers,after all),but it does seem unlikely.(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6]27我再來重復(fù)一遍,空間是巨大的。恒星之間的平均距離超過30萬億公里。即使以光的速度去那里,這對任何想去旅行的個人來說都是極富挑戰(zhàn)性的距離。當然,為了逗樂,外星人有可能旅行幾十億公里來到威爾特郡種植莊稼,或者來到亞利桑那州哪一條人跡稀少的路上,把行駛中的小卡車上的哪個可憐蟲嚇得魂飛魄散,但這種事似乎永遠不會發(fā)生。(《萬物簡史》①)[7]26比如,例1是暢銷科普圖書《萬物簡史》中的一段文字。中文譯本未能正確傳達“planting crop circles in Wiltshire”和“frightening the daylights out of some poor guy in a pickup truck on a lonely road in Arizona”這兩處的含義,使譯文喪失了原文的幽默意味;另外,譯者舍棄了原文括號中的文字“they must have teenagers,after alll”,如此一來,中文讀者也就難以體會到原作者埋藏在此處的一個幽默寶藏。其實,“planting crop circles in Wiltshire”指的是全世界都曾經(jīng)關(guān)注且熱烈討論過的“麥田怪圈”事件,即在麥田或其他田地上把農(nóng)作物壓平而制造出幾何圖案,當時傳聞這些怪圈是外星生命所造成,但后來證明,大多數(shù)怪圈是人類所為。而“frightening the daylights out of some poor guy in a pickup truck on a lonely road in Arizona”這句話說的則是“沃爾頓飛碟事件”。據(jù)當事人特拉維斯·沃爾頓(Travis Walton)說,1975年11月5日,他正在亞利桑那州某地和6位同事一起乘坐卡車時,遇到了飛碟,沃爾頓被外星人劫持,后又獲釋放[8]。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幾乎所有的遇到外星人的報道都是子虛烏有的。原作者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認同科學家的觀點,所以在這里是借這兩件事,幽默地諷刺一些人太樂于輕信與外星人有關(guān)的離奇報道:外星人即使真的來了地球,也不至于只是搞搞惡作劇吧。然而,由于譯者缺乏背景知識,導致譯文在多個方面存在欠缺:首先,失去了原文的幽默感;其次,沒弄明白“麥田怪圈”的含義,導致了誤譯,翻譯成了“種植莊稼”;再其次,未能充分闡釋飛碟事件;最后,由于沒有領(lǐng)會作者前面的幽默意味,就沒理解括號里的話,沒有翻譯此處的一句幽默的插入語。其實括號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外星人家里肯定也有愛調(diào)皮搞怪的小孩子啦。”在掌握并關(guān)聯(lián)了相關(guān)背景信息之后,我們采用釋意的方法,可以這樣重新進行表述:當然啦,要是說外星人就是喜歡找樂子,愿意不遠幾十億公里,跑到威爾特郡搞上一些麥田怪圈嚇唬人玩,或者是來到亞利桑那州,看見在一條人跡稀少的路上有幾個人開著皮卡,突然現(xiàn)身把那些可憐蟲嚇得魂飛魄散,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畢竟外星人家里肯定也有愛調(diào)皮搞怪的小孩子),但這種可能性總歸是太小了。接下來的例2更為典型,需要譯者進行廣泛查詢,結(jié)合深入的思考,才能使譯文充分達意。例2:Gell-Mann’s theory was that all hadrons were made up of still smaller,even more fundamental particles. His colleague Richard Feynman wanted to call these new basic particles partons,as in Dolly,but was overruled. Instead they became known as quarks. Gell-Mann took the name from a line in Finnegans Wake:“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Discriminating physicists rhyme the word with storks,not larks,even though the latter is almost certainly the pronunciation Joyce had in mind.)(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6]165蓋爾曼的理論認為,所有強子都是由更小的,甚至更基本的粒子組成的,他的同事理查·費曼想跟多利那樣把這些新的基本粒子叫做部分子,但是沒有獲得通過。他們最后被稱作夸克。蓋爾曼從小說《芬內(nèi)根的覺醒》的一句話中取了這個名字:“給馬斯特·馬克來三夸克(quarks)!”(敏銳的物理學家把storks而不是larks作為該詞的韻腳,盡管喬伊斯腦子里想的幾乎顯然是后者的發(fā)音。*)*在英語里,storks意為鸛,larks意為云雀。(《萬物簡史》)[7]167例2講述的是基本粒子“夸克”名稱的由來。在這段譯文中,提到了科學史上的兩件軼事。第一件是科學頑童費曼故意搗亂,用一位女明星的姓給這種粒子起名為“parton”。其實,單純從構(gòu)詞上講,用“parton”來稱呼這種粒子是非常貼切的:“part”,意味構(gòu)成質(zhì)子等粒子的更小的粒子,是質(zhì)子的一“部分”;而“-on”,是多種亞原子粒子的詞尾,如“proton”“neutron”等;將“part”和“-on”合并造成新詞,就有了“部分”+“粒子”的意思?!癮s in Dolly”的意思是這個詞來自名叫“Dolly”的那個“Parton”,即多莉·帕頓(Dolly Parton)。此處硬譯為“跟多利那樣”,意思完全錯了,而且喪失了文字背后的趣味。這一段涉及的第二件科學軼事是“夸克”名字的來源,譯者未經(jīng)仔細考查,又造成了幾處誤譯。第一處,譯者沒有使用喬伊斯這部名著的更為人所知的譯名《芬尼根的守靈夜》,且把“wake”看作了動詞,譯作《芬內(nèi)根的覺醒》;第二處,把“Muster Mark”當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名進行音譯;第三處,括號內(nèi)的文字雖然是譯出來了,但文字生硬,只是做到了淺層次的對應(yīng),讀者讀了恐怕不知所云。值得注意的是,譯者專門為這句譯文添加了譯注,卻只是簡單地注明了兩個英文單詞的中文意思,沒有解釋最關(guān)鍵的問題,即作者為什么提及“quark”跟哪個詞押韻,所以這個“譯者注”幾乎是無效注釋。要想真正讀懂這句話,我們需要聯(lián)系到更多的背景知識。經(jīng)過閱讀比對查詢到的信息,筆者發(fā)現(xiàn)“Merriam-Webster”詞典網(wǎng)站提供的有關(guān)“Quark”的信息較為全面可信[9],現(xiàn)將相關(guān)內(nèi)容編譯如下:據(jù)蓋爾曼本人說,在給這種基本粒子起名字的時候,他先想到的是一個詞的發(fā)音,而沒有具體的拼法——他腦子里想到的音類似“kwork”。后來他讀到了喬伊斯的這部作品中“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這句話,突然就覺得quark這個詞很合適,因為夸克這種基本粒子一般是三個一起的,而這行詩里恰好說是“three quarks”。但是,通過閱讀喬伊斯的作品,蓋爾曼很清楚,quark在這里應(yīng)該跟lark這樣的詞押韻。但是,蓋爾曼又想到,既然在quart這個詞的發(fā)音可以是“kwort”,quark也不妨讀作類似“kwork”的音。于是就這樣定下來了?;谏鲜霰尘爸R,筆者認為,括號中的這句話可以這樣表述:知道這個詞來龍去脈的物理學家都知道,雖然喬伊斯原本肯定是讓這個詞是跟lark(云雀)押韻的,但是按照蓋爾曼的本意,這個詞應(yīng)該讀作“闊克”(kwork),跟stork(鸛)押韻,而非讀作“夸克”。無獨有偶,《時間簡史》這部超級暢銷的科普書中也提到了“夸克”名字的由來(見例3)。由于霍金的文字更加簡略,背景交代得不清楚,譯者在翻譯的時候可能也遇到了困難,導致譯出來的文字可讀性也較差,可以參照上面的譯文改進。例3:The origin of the name is an enigmatic quotation from James Joyce:“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The word quark is supposed to be pronounced like quart,but with a k at the end instead of a t,but is usually pronounced to rhyme with lark.(A Brief History of Time)[10]65此名字起源于詹姆斯·喬伊斯神秘的引語:“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夸克這個字應(yīng)發(fā)夸脫的音,但是最后的字母是k而不是t,通常和拉克(云雀)相押韻。(《時間簡史》)[11]85除了這些需要譯者詳加考證的背景知識,本文所說的“背景知識還原”還有一層含義:為讀者著想,適當添加注釋,提高譯文的可讀性。這是因為,原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其心目中的讀者是了解相關(guān)語言文化的人;而翻譯之后,讀者群體發(fā)生了變化,文化背景不同,新的讀者可能不熟悉原作者認為讀者“理應(yīng)”知道的一些信息。好的譯者,應(yīng)該能夠敏銳地判斷出哪些信息需要補充給讀者。例4:I now know that there is a happy abundance of science writers who pen the most lucid and thrillingprose—Timothy Ferris,Richard Fortey,and Tim Flannery are three that jump out from a single station of the alphabet(and that’s not even to mention the late but godlike Richard Feynman)—but sadly none of them wrote any textbook I ever used.(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6]5現(xiàn)在,我知道有好多好多科普作家,他們寫出了通俗易懂而又激動人心的散文——我一下子就可以點出蒂姆西·費里斯、理查德·福泰和提姆·弗蘭納里三位(且不說已故的出類拔萃的理查德·費曼)……(《萬物簡史》)[7]4如例4中,原文提及了多位科普作家及科學家,對這些人物最好添加注釋進行介紹,而不是僅僅簡單將姓名音譯了事。此外,譯者將“godlike Richard Feynman”“降格”處理為“出類拔萃的理査德·費曼”,也表現(xiàn)出其對于費曼在科學界以及流行文化領(lǐng)域的地位不太了解。其實,在很多后世科學家以及科普迷的眼中,費曼的確是“神一樣”的人物。三、過程情景還原科普文本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介紹科學實驗等過程的文字。對于這些文本,有時譯者需要能在頭腦中“還原”其過程,把每一個步驟都想象出畫面,才能成功地達到翻譯的目的。如例5談到了多普勒效應(yīng)。例5:The stars Slipher looked at showed unmistakable signs of a Doppler shift—the same mechanism behind that distinctive stretched-out yee-yummm sound cars make as they flash past on a racetrack.(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6]127斯萊弗發(fā)現(xiàn),這些恒星明確顯示出一種多普勒頻移的跡象——跟賽車場上飛馳而過的汽車發(fā)出的那種連貫而又特有的“嚓——嗖”的聲音屬于同一機制。(《萬物簡史》)[7]130這里講到一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反映出的是多普勒頻移效應(yīng)??紤]到中國人看賽車比賽的經(jīng)驗少,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另外一個更常見的場景替代:乘車或開車的時候,如果對面方向有鳴笛的救護車開過來,在它駛向你的時候,救護車的聲音音調(diào)很高(發(fā)音像“咿——”),而駛離你的時候,音調(diào)會突然降低(發(fā)音像“嗚——”)。知道了這一點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譯者未能將描述的現(xiàn)象跟日常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最終結(jié)果就是:譯者使用的擬聲詞,基本上無法表現(xiàn)人耳所聽到的多普勒效應(yīng)?!班辍焙汀班病眱蓚€字所表現(xiàn)的聲音,給讀者的感覺都是很短暫的,沒有反映出情景的特色,也未體現(xiàn)出音調(diào)的差異。這樣一來,不具備相應(yīng)知識儲備的讀者也就很難讀懂這一句了。例6:If have a map and a compass,you can find your location by checking the angle to two distant objects,draw lines that pass through them,and you’re where the lines cross.(Finding Your Way)[12]19進行三角測量的時候,只要手頭有一張地圖和一個指北針,你就能為自己定位,辦法是測量兩個遙遠物體的角度,然后畫幾條穿過它們的直線,你就在這些線的交叉處。②例6這段有關(guān)三角測量的文本選自一篇科普小文章,翻譯的時候,如果只是像上面的譯文那樣,機械地把原文的字面意思轉(zhuǎn)換過來,讀者恐怕無法成功復(fù)現(xiàn)所謂的“三角測量”過程,因為這里把關(guān)鍵的“draw lines”簡單地翻譯成“畫幾條……直線”,讀者讀了會有疑問:到底該畫幾條線?怎么畫?前面說的測量的角度起什么作用呢?要想翻譯好這段文字,譯者必須在大腦中構(gòu)建出來三角測量的過程場景,甚至是親自動手做一做,成功之后,才能正確、有效地表達。此處可譯為:辦法是選擇兩個遠處的參照物,按照指北針測出的角度,在地圖上各繪制一條穿過參照物的直線,兩條直線的交叉點就是你當前所處的位置。針對類似的問題,譯者可以通過在線百科全書、網(wǎng)絡(luò)課程以及視頻等資源,先掌握必要的知識或操作流程,再進行翻譯。四、科學原理還原相比于上述兩個層面的“還原”,“科學原理還原”在科普翻譯中就更為重要了,因為科學原理是科普著作的核心知識。例7:The fact that light travels at a finite,but very high,speed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1676 by the Danish astronomer Ole Christensen Roemer. He observed that the times at which the moons of Jupiter appeared to pass behind Jupiter were not evenly spaced,as one would expect if the moons went round Jupiter at a constant rate. As the earth and Jupiter orbit around the sun,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varies. Roemer noticed that eclipses of Jupiter’s moons appeared later the farther we were from Jupiter. He argued that this was because the light from the moons took longer to reach us when we were farther away.(A Brief History of Time)[10]18光以有限但非常高的速度傳播的這一事實,由丹麥的天文學家歐爾·克里斯琴森·羅麥于1676年第一次發(fā)現(xiàn)。他觀察到,木星的月亮不是以等時間間隔從木星背后出來,不像如果月亮以不變速度繞木星運動時人們所預(yù)料的那樣。當?shù)厍蚝湍拘嵌祭@著太陽公轉(zhuǎn)時,它們之間的距離在變化著。羅麥注意到我們離木星越遠則木星的月食出現(xiàn)得越晚。他的論點是,因為當我們離開更遠時,光從木星月亮那里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我們這里。(《時間簡史》)[11]29例7選自霍金的《時間簡史》。這一段提到了人類最早是如何意識到光速也是有限的。譯者之一是物理學家,理解原文的內(nèi)容應(yīng)該不成問題,但未能成功地將自己明白的內(nèi)容轉(zhuǎn)換為讓讀者能讀明白的內(nèi)容,主要問題可能是翻譯的時候沒有考慮清楚譯文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沒有采取正確的策略。尤其是“不像如果月亮以不變速度繞木星運動時人們所預(yù)料的那樣”,歐化現(xiàn)象明顯,讀來費解。另外,譯者還生硬地將這里的“moon”(衛(wèi)星)譯為“月亮”。如果譯者能在翻譯《時間簡史》之前首先明確翻譯的目的,比如是要讓絕大多數(shù)沒有太多物理學知識的中文讀者能夠讀懂,在實踐中也許就能更主動地擺脫原文的束縛。結(jié)合釋意理論的指導,我們不妨采用給身邊的人解釋科學原理的方式,把這段話的內(nèi)容“講”出來,其科學原理及其中蘊含的邏輯關(guān)系自然也就明了了:1676年,丹麥的天文學家歐爾·克里斯琴森·羅麥最早發(fā)現(xiàn)光的傳播應(yīng)該也是有速度的。這個速度非常高,但仍然是一個確定的值。他是通過觀察木星及其衛(wèi)星認識到這一點的。因為,如果木星的衛(wèi)星是以不變的速率繞木星轉(zhuǎn)動,那么,我們從地球上就會看到,其繞行到木星背后然后再繞出來,這之間的時間間隔應(yīng)該是相等的。然而,他發(fā)現(xiàn)實際情形并非如此。地球距離木星越遠,其衛(wèi)星在發(fā)生“蝕”(相當于“月食”)后出來得就越晚。對此,他的解釋是,在我們距離木星更遠的時候,木星衛(wèi)星的光就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在還原科學原理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原文存在歧義或其他不足之處,此時就需要根據(jù)我們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補充必要的信息,修正原文可能存在的欠缺,使譯文能夠真正傳遞正確的科學信息。例8:Conversely,if we knew the luminosity of stars in other galaxies,we could work out their distance by measuring their apparent brightness. Hubble noted that certain types of stars always have the same luminosity when they are near enough for us to measure; therefore,he argued,if we found such stars in another galaxy,we could assume that they had the same luminosity-and s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to that galaxy.[10]37相反,如果我們知道其他星系中恒星的絕對亮度,我們可用測量它們的表觀亮度的方法來算出它們的距離。哈勃注意到,當某些類型的恒星近到以至于被我們測量時,它們有相同的絕對光度;所以他提出,如果我們在其他星系找出這樣的恒星,我們可以假定它們有同樣的絕對光度——這樣就可以計算出那個星系的距離。[11]48在例8中,霍金談到了哈勃是如何測量遙遠星系的距離的。但是此處原文(下劃線部分)的表達存在歧義,目前出版的譯本采用了錯誤的那種解釋,讓我們以為,這種恒星必須在“近到以至于被我們測量時”的條件下,它們“才”有同樣的絕對光度。試想,如此武斷的條件,怎么可能是科學的呢?實際上,這段文字背后隱藏著大量的科學知識,要想正確理解原文并且成功地傳遞其蘊含的科學原理,我們至少需要知道以下幾點。第一,日常人們感受距離憑借的是“(雙眼)視差”,這個辦法無法用于測量遙遠星系的距離。第二,在地球上看起來,夜空中的恒星亮度不同,但未必是越近的越亮;同樣亮度的恒星,可能其本身的絕對亮度不同,只是距離地球遠近不同使它們看起來同樣亮(具有同樣的“表觀亮度”)。第三,“絕對亮度”相同的恒星,距離地球越遠,看起來越暗。第四,如果能找到一種恒星,其絕對亮度總是一致的,我們就能憑借其看起來的亮度(表觀亮度),推算出其距離地球的遠近比例。第五,確實存在這樣一種恒星,即造父變星,它們的光會呈現(xiàn)明暗交替的脈動變化,只要脈動頻率一致,其絕對亮度就是相同的。如此,造父變星就成了一種所謂的“標準燭光”,使得哈勃以及后世的天文學家能夠推算極其遙遠星系的距離(只要能被觀測得到)。原文簡單的一句話,背后竟然蘊含了如此豐富的科學原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譯文只是做到淺層次的字面對應(yīng),就很難充分傳達原文作者的意圖,甚至還會出現(xiàn)讓讀者理解困難的病句。而在了解了這些科學原理的情況下,我們也就能采用“釋意”的策略改進一下譯文,提高其可讀性。相反,如果我們知道其他星系中幾顆恒星的絕對亮度,就可以先測量它們的表觀亮度,然后計算出它們到地球的距離。哈勃注意到,某個類型的恒星總是有相同的絕對亮度(也就是說,所有距離地球在一定范圍內(nèi),能被觀測到的這類星的絕對亮度都相同),所以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去尋找這類恒星。只要能在不同的星系中找到這類恒星,由于我們知道它們應(yīng)該有同樣的絕對亮度,就可以憑表觀亮度計算出不同星系跟我們的距離了。五、結(jié)語在科普翻譯中,科普文本中的背景知識、科學實驗等過程情景、科學原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對譯者構(gòu)成了除了語言之外的多重挑戰(zhàn)。對此,本文提出了“三還原”的策略:對于重要的背景知識或科學知識在源語文本之中只是簡單提及,未進行明確闡述,或者是完全沒有提及,需要譯者本人首先做到“知之”,通過適當補充、解釋的辦法加以還原,從而達到“知行(譯)合一”,實現(xiàn)背景知識和科學知識的還原;而對于涉及科學以及技術(shù)原理的過程情景,譯者可以首先對其進行可視化處理,這樣往往能取得較好的還原效果。這三個層次的還原過程,實際上是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以及譯者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重新表述的過程。這一點與口譯的釋意理論的核心高度統(tǒng)一,即理解原文本意義(對源語文本進行非言語化處理加工),然后用目標語言表達理解了的內(nèi)容。在成功實現(xiàn)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的基礎(chǔ)上,采用這一理論作為指導進行翻譯,能夠有效改善譯文的可讀性,提高科普圖書翻譯的質(zhì)量。通信作者:郭紅梅,山東建筑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應(yīng)用翻譯。注釋①《萬物簡史》中文版出版后,陸續(xù)有讀者指出譯文中的錯誤,所以出版方在最近印刷的批次中修改了這兩處錯誤。筆者手頭有平裝本“第6次印刷”、彩圖中文版“第14次印刷”以及平裝本“第35次印刷”,這些批次之間,翻譯錯誤的表現(xiàn)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該書的版權(quán)頁都標注為“第1版”。筆者所引用的,均出自“彩圖中文版”(2007年第1版,2014年第14次印刷),即參考文獻列出的版本。特此說明。②此處譯文為佚名譯者的初稿。參考文獻[1] 郭建中 . 科普與科幻翻譯:理論、技巧與實踐 [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2] 郭建中 . 重寫:科普文體翻譯的一個實驗 [J]. 中國科技翻譯,2007(2):1-6.[3] 方夢之 . 中國譯學大辭典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4] 塞萊斯科維奇,勒德雷爾 . 口筆譯概論 [M]. 孫慧雙,譯 .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5] 徐彬,郭紅梅 . 科普翻譯的挑戰(zhàn) [J]. 上海翻譯,2012(1):42-46.[6] BRYSON B.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M]. New York:Broadway Books,2004.[7] 比爾·布萊森 . 萬物簡史(彩圖珍藏版)[M]. 嚴維明,陳邕,譯 . 南寧:接力出版社,2007.[8] 零度君 . 對幾個“外星人綁架事件”的小小考究 [EB/OL].(2020-08-29)[2021-12-01]..[9] What Does‘Quark’Have to Do with Finnegans Wake? [EB/OL]. [2021-12-01]..[10] HAWKING S.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M]. New York:Bantam Books,1988.[11] 霍金 . 時間簡史(插圖版)[M]. 許明賢,吳忠超,譯 . 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2.[12] Finding Your Way[J]. Creative PC,2004(9):19.(排版:張馨木 編輯:齊鈺 審定:鄒貞)

標簽: 科學原理 萬物簡史 科普圖書

相關(guān)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