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 華麗舞美詮釋安娜愛情悲劇

時間:2023-02-26 15:40:18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安娜·卡列尼娜》 華麗舞美詮釋安娜愛情悲劇

王潤

俄語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將托爾斯泰文學巨著濃縮成為兩個小時的舞臺劇本,自2016年在莫斯科輕歌劇院首演引起轟動,至今熱度不減。呈現(xiàn)在中國舞臺上的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舞美燈光服裝道具音樂舞蹈都是復刻原版,非常華麗精美,如同一場融匯傳統(tǒng)與當代的“俄式美學巡禮”。

開場時工業(yè)風濃厚的火車站,帶著強烈的蒸汽朋克炫酷風格;青年男女的春心萌動,又交織在浪漫詩意的冰上芭蕾當中;原本曲折的男女主人公初見,融入了曼妙熱烈的瑪祖卡舞;開闊的鄉(xiāng)村場景中扛起干草包大跳霹靂舞,又帶著俄羅斯傳統(tǒng)舞蹈的趣味;安娜和渥倫斯基的定情,被安排在暴風雪來臨之時,也更加蕩氣回腸。從莫斯科華麗繁復的舞會場景,到外省鄉(xiāng)村那些漫天大雪、冰上飛舞、風吹麥浪、汽笛長鳴,在色彩濃重的燈光中交相輝映中,都有一種外化了的廣博心態(tài),烘托出劇中人物的命運浮沉和這片土地上的風起云涌。

但相比起舞美給人帶來的視覺震撼,幾位主要人物的情感和命運帶給人們的感動和共鳴還略顯不夠。一方面和作品本身對安娜和渥倫斯基的情感鋪墊不足有關,很難在有限的時空中既交待故事情節(jié),又充分展示出安娜的精神追求:在這份不被世俗接受的感情中,她尋求的不僅是愛情,更是生而為人的自由與價值,因此情節(jié)顯得只像是一個普通上流女性的愛情悲劇故事,無法達到原著的思想高度。

這可能和絕大多數(shù)音樂劇在中文版制作中遇到的文化轉譯難題有關。由于音樂劇文本內容有演唱的客觀需求,如何在保留原本語義的同時兼顧歌詞入韻的旋律性、節(jié)奏感,本身就是非常難的事情。尤其是這樣一部高度凝練經(jīng)典名著,又涵蓋了古典樂、搖滾樂、流行樂等各種不同曲風的音樂劇作品,要想做到信、達、雅地呈現(xiàn)出文本的深刻性,又要適合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從而讓演員的演唱不僅好聽動人,還要體現(xiàn)出文學性和思想性,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反倒是下半場的劇院戲中戲部分,由專業(yè)歌劇演員扮演的帕蒂用外文演唱的歌劇《Oh My Love》如同天籟,一曲入魂,令人驚艷,成為全劇點睛之筆。

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特別塑造的小說原著中沒有的列車長這個人物,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僅是串聯(lián)劇情始終的角色,同時也具有某種象征意義,如同死神一樣影響著人物的命運。而與這個人物如影隨形的火車站與列車,不僅推動著劇情的發(fā)展,決定了人物的命運,也將當時人們面對剛剛萌芽的工業(yè)文明的復雜心態(tài)進行了藝術化地展現(xiàn)。

標簽: 主要人物 蕩氣回腸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