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留住敦煌大漠中的明月清泉

時間:2023-02-07 16:35:37    來源:科普中國網    

提起沙漠,大家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一定是黃沙漫天的景象吧。但如果你們去甘肅敦煌城南的鳴沙山旅行,卻會見到一灣清澈的泉水出現在大漠之中。它就像鑲嵌在茫茫沙海里的一大塊翡翠,又宛如一彎輪廓清晰的明月,因此得名“月牙泉”。千百年來,山與泉共存、沙和水共生,被公認為地理奇景。

沙漠與清泉共處的奇觀

就像地球表面有許多河流一樣,在咱們腳下的地層當中,也有地下水。泉水正是由于地下水自然露出了地面形成的,月牙泉的水源就來自地下。敦煌地區(qū)有一條黨河,它在歷史上不斷為河流附近的地下補充水分。當地下水的水位達到一定高度,從較高的位置滲出土壤表層,就在低洼地區(qū)形成了美麗的月牙泉。


(資料圖片)

這月牙泉最奇特之處在于它被沙山環(huán)繞,流沙和泉水之間僅僅隔幾十米的距離,而且沙漠中常年大風吹卷、沙塵飛揚,這一泉清水卻既沒有被流沙填埋,也沒有因為水循環(huán)而蒸發(fā)干涸。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聳的沙山,它們形成了一個環(huán)形的高山洼地,當沙漠中的大風吹進位于洼地中心地帶、地勢相對最低的泉水區(qū),就會行成上升的旋風,把月牙泉四周的大量流沙卷上山頂或者拋到山峰的另一側去。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流沙將泉水吞沒啦。

所以,是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了月牙清泉與沙漠和諧共處的神奇。

水位下降使月牙泉面臨危機

隨著敦煌地區(qū)人口增長和經濟、農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在附近的疏勒河、黨河上逐漸修建起了水庫、水渠等工程,加上當地的農民通過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從1975年以后,敦煌地區(qū)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月牙泉的水域面積也不斷縮小。1960年時,月牙泉泉水深度有7.5米;到了1985年,它的平均泉水深度卻只剩0.7米了。由于水太少,當時泉中干涸見底,也不再能成昔日漂亮的月牙形狀。這一年,有著兩千年文字記載歷史的月牙泉已危在旦夕。

月牙泉水位的急速下降讓大家擔憂不已,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所以多次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和勘探試驗,尋找解決的好辦法。敦煌地區(qū)先后嘗試修建人工湖向月牙泉注水、在月牙泉上游修建大型水池為它灌水等方式,利用地表的水為月牙泉補充水源,但是收效甚微,而且這些辦法也難以長期維系。所以,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既有效又可持續(xù)地為月牙泉補水,還需要繼續(xù)探尋。

遵循自然補水留住“沙漠第一泉”

最終,智慧的水利工作者們在黨河河道中獨創(chuàng)性地修建了月牙泉補水工程,它按照月牙泉依靠地下水供給形成的天然原理,通過回補泉區(qū)附近地下徑流中的水量讓月牙泉重現生機。

月牙泉恢復補水工程在2016年10月開工,3年后建設完成。它通過在黨河河床中間修建隔堤,將黨河縱向地一分為二。西側是像我們常見河流類似的洪水河槽,能保障河流自然流淌,以及在遇到洪災時順利排泄洪水;東側便是月牙泉恢復補水工程的妙招所在——將河床打造成了天然的滲水場,通過11座擋水壩和溢流堰將距離月牙泉4.5至8.25公里之間、南北全長5.8公里的河道分割形成了12個彼此相連的滲水池。

月牙泉恢復補水工程,右側為滲水池。圖片來源:新華社

因為擋水壩是有一定高度的,所以河水流進滲水場后,每個滲水池中都能存蓄住一定水位的河水。正是長期留在蓄水池中的這些河水,它們通過自然下滲、日積月累地向地下補水,月牙泉附近的地下水位慢慢回升。同時,滲水池中的河水一旦超過設定高度就會通過溢流堰流向下一個蓄水池并不斷向前流淌,這樣又確保了河水不會溢出河道,也保證了滲水場河段周圍地區(qū)的安全。

月牙泉恢復補水工程就是這樣通過建設滲水場長期蓄水,延長了向地下滲漏補給水分的時間,還原了月牙泉原始的地下水補給環(huán)境,讓月牙泉的自我修復能力得到提高。工程運行后,月牙泉平均水深穩(wěn)定提高,月牙面積也有了明顯改善。終于到2020年時,月牙泉水深已回到2米以上,滿足了恢復自然生態(tài)景觀的要求。

當然,除了通過修建遵循自然補水之道的工程為月牙泉恢復補水,敦煌市還采取了一系列保護和治理措施,比如限制在月牙泉上游和周邊地區(qū)開采地下水,大力發(fā)展節(jié)水型的農業(yè),采取綜合治理方式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留住“沙漠第一泉”美景保駕護航。

標簽: 地下水位 收效甚微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