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楊正明:田間寄深情 實事寫忠誠

時間:2023-08-08 14:23:48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從60平方米的紅磚老屋到140平方米的農家小院。從3畝口糧地到25畝廣袤煙田,從2名黨員到10名、14名……這一連串數字,凝結著楊正明10年來的奔波與忙碌、辛勤和汗水。無論是日常勞作,還是庭院美景,抑或是田間的每一塊土壤、枝頭的每一份果實,都鐫刻著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拉伯鄉(xiāng)李家灣村農戶楊正明家幸福生活的印記。


(相關資料圖)

使命在肩 初心不變

他是村里畝產量最高的煙戶,也是村里的主任、烤煙合作社理事長。在村里,楊正明的身上有很多“光環(huán)”,可他牢記在心的使命只有黨員。

“既要讓日子紅火起來,也要讓生活有趣起來”這是他對基層黨員初心和使命的獨特認識。談到入黨十余年來令他最自豪的事情,有這么幾件:第一件是創(chuàng)辦了文娛活動場所。楊正明組織號召村民集體學習智能APP、載歌載舞趣味互動、觀看國粹和非遺劇目,讓村民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第二件是精準滴灌,緩解煙田干旱。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干旱在拉伯持續(xù)蔓延,對拉伯本地的莊稼農畜造成惡劣影響。作為村長,他帶領村民積極開源節(jié)流,從層巒疊嶂的山上引來泉水保障人畜用水。積極與當地政府部門和煙草部門對接,引入滴灌技術,有效緩解莊稼農田的缺水狀況,保障了收成。

楊正明時刻牢記身上的責任,“一口干凈的水、一盞明亮的燈……只要和群眾相關,就是我努力的方向?!?/p>

堅守煙田 耕讀傳家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是楊正明的家訓;春華秋實的農田、悠然自得的羊群便是他一生堅守的事業(yè)。

2011年,楊正明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女兒正在就讀高中。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兩個學生”,僅僅靠著種植幾畝玉米、幾頭豬羊生活將難以為繼。一通電話改變了楊正明的職業(yè)賽道。聽聞楊正明的難處,在外打工幫人栽種煙苗的表哥便推薦他去學習煙葉種植。掌握了基礎的種煙技能后,楊正明返回了家鄉(xiāng)種植了3畝煙田。3畝、10畝,到現在的25畝,這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楊正明家的生活產生了新變化:旋耕機代替了傳統的精耕細作;運送物料的三輪車、皮卡車替換了馬車;庭院里也蓋起了寬敞明亮的烤房。

楊正明運送農用物資。

逢年過節(jié),同齡人都在勸說他出去闖一闖。他總說“不能忘了安身立命的根本”。熱愛煙田,傳承耕讀,成為了他無數艱難日子里最堅定的信念。

鄉(xiāng)恩難忘 幫扶致富

恭敬桑梓,枝葉關情。過去10年,李家灣村的青壯年大多在外打工,縱然兒時玩伴早已躍入人海,但扎根拉伯的楊正明卻始終惦念著自己的好友、同鄉(xiāng)。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讓大部分外出打工的老鄉(xiāng)失了業(y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楊正明增加了自己煙田的用工量,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保障鄉(xiāng)親們的收入。此外,楊正明挨家挨戶上門溝通,勸說失業(yè)鄉(xiāng)鄰繼續(xù)耕種農田。在楊正明的帶領下,李家灣村聯合當地煙草部門,開展了烤煙技術培訓、煙葉種植培訓。春天播下的種子,讓失業(yè)的老鄉(xiāng)有了新“工作”,漂泊的游子有了一份踏實的事業(yè),撂荒的農田有了生機,清冷的村莊又有了煙火氣息。

楊正明為村民講解政策。

“有耕耘才會有收獲”,這是楊正明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他頭戴草帽、躬耕田野、躬行踐履、服務人民,秉承黨員初心奮斗在一線,成長于一線,服務于一線,用執(zhí)著的熱愛和忠誠的堅守為時代留下美好注腳。

作者:解姣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