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快看:這些新年飲食習俗,你家有嗎?

時間:2023-01-21 18:34:28    來源:科普中國網(wǎng)    

《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喜迎新春的時刻總能令人心生愉悅,若說起描繪民間新年賀歲的場景,不得不提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詩,詩句描繪了元日吉慶歡樂、萬象更新的景象。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驅(qū)邪避祟,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荊楚大地,自古諸多節(jié)慶飲食習俗都與植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荊楚歲時記》就有記載:“元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xíng),下五辛盤。進敷于散,腳卻鬼丸。各進一雞子。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必飲酒次第,從小起?!?/p>

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這些與植物有關的新年飲食習俗吧。

明,李士達繪《歲朝村慶圖》軸圖畫 水村山郭,松屋柳溪,村中人家,長者訪友宴飲,兒童燃放鞭炮,敲鑼打鼓,辭舊迎新,歡慶佳節(jié),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01

嘉哉芳椒,載繁其實

花椒

在古代過小年就有喝椒柏酒的習俗,到了漢朝正月初一喝椒柏酒就更為盛行了。

東漢《四民月令》中有載,在過了臘祭的第一天小年的這一天小輩們按長幼順序依次向尊長雙親祝賀,飲用椒柏酒。“椒”這個漢字,原本就是指的蕓香科花椒屬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它是中國最早的辛辣味香料植物。

花椒,圖片來源:cnseed.org & MDPI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jīng)》里有“有椒其馨,胡考之寧。”的描述。晉代成公綏的《椒華銘》則曰:“肇惟歲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

古人認為花椒的香氣能讓人心境平和,所以采摘來浸入酒里,貢獻給長者?;ń窐浣Y(jié)果繁多,在《詩經(jīng)》也有“椒蓼之實,繁衍盈升”之句,寓意后代昌盛、多子多孫。

明代袁尚統(tǒng)繪《歲朝圖》中就有屋內(nèi)三位長者同桌對飲椒柏酒,觀看兒童嬉耍的場景,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02

林下松風曲,爐邊柏子香

側(cè)柏

椒柏酒中的另一味是柏科側(cè)柏屬的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枝梢與葉。

側(cè)柏的枝條(上)、生鱗葉的小枝(中)及種子(下)細節(jié),圖片來源:i-flora.com

側(cè)柏的香氣主要來自于葉與種子中的側(cè)柏烯、側(cè)柏酮、小茴香酮、α-蒎烯和石竹烯等揮發(fā)油。用側(cè)柏子制作的柏子香雖不是名貴熏香,但卻是從古至今最流行的香品之一,古時文人雅士都喜好熏焚柏子香,蘇軾病中曾作的“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p>

清乾隆年間宜昌《東湖縣志》載,除夕“以松柏枝插戶楣”稱為“年寶”,現(xiàn)在已很少見到“年寶”,“年寶”作為宜昌春節(jié)特有的吉祥物什,通常是用大紅紙包裹幾束青翠的柏樹枝,人們將其懸于堂屋正中處,以表示新年吉慶、百事順遂。道光年間《安陸縣志》記為“束柏枝懸門檐,亦戶懸葦索之遺”。

松柏飾門的習俗在我國大城市已鮮見,在山東一帶,河南洛陽、安陽,還有晉南一帶的農(nóng)村每臨近過年門前懸掛柏枝依然比較常見,村民們還是會上山砍柏樹枝,然后將它整理好,扎成整齊的兩小把插在或者掛在大門兩側(cè) ,其也傳播到日本至今仍為點綴新年的一大景觀。

0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屠蘇酒

到了魏晉時期,人們開始于農(nóng)歷正月初一飲椒柏酒的升級版本屠蘇酒,故屠蘇酒又名歲酒。

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據(jù)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將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浸入酒中泡制而成的,后又為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等人所推崇。

在古代,每到正月聚在一起喝一碗屠蘇酒,滿含著人們對于新的一年身體健康的期待。今天人們雖然已經(jīng)不再大規(guī)模盛行此俗,但元旦佳節(jié)飲屠蘇酒仍是一些地區(qū)的民風民俗。

屠蘇酒,圖片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博物館

04

家家椒酒歡聲里,戶戶桃符霽色中

桃湯

關于桃湯的記載,早在漢朝時期就有,桃湯微苦是用薔薇科李屬的桃(Prunus persica)的樹枝煮制的湯,古代人認為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所以有了元旦飲桃湯,驅(qū)邪壓祟的傳統(tǒng)。

我國民間傳統(tǒng)習俗視桃花為吉慶瑞祥的象征,在香港、澳門、廣州及株江三角洲地區(qū),所謂“一樹桃花滿庭春”,催花的桃花是當代春節(jié)前花市上的重要商品花卉,每年有70萬-80萬株切花上市。近年來,春節(jié)期間的催花桃消費開始由兩廣向其他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北京、上海和武漢等城市植物園的在新年也能觀賞到桃花。

武漢植物園賀歲的催花桃花,圖片來源:閱瑯

05

歲盞后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

麥芽

膠牙餳(xíng),又稱元寶糖或墮貧糖,即麥芽制成的糖點,用麥芽、谷芽為主材熬制而成,軟、粘、糯、甜。吃膠牙餳是人們對長壽的一種美好愿望,當一個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也就健康了。

如今,老沔陽(今湖北省仙桃市)年節(jié)百姓家庭無不制作麥芽糖-麻葉子,進入臘月,各家各戶便進入了制作麻葉子的前期準備,一方面將家里的大麥淘洗、保溫、發(fā)芽,另一方面要將糯米蒸好后直至嗮成硬邦邦一顆顆米粒后炒制成炒米,再將已經(jīng)磨好的米漿(米和麥芽)上鍋熬煮,以精選糯米、芝麻、麥芽糖為主要原料,并拌以桂花、金錢桔餅等成份精制而成。

麥穗和麥子,圖庫版權(quán)圖片,不授權(quán)轉(zhuǎn)載

06

幾家燈火鬧,猶競五辛盤

帶辛味的菜

從漢代開始,民間就有過年吃五辛盤的傳統(tǒng),而且因為辛和新字同音,也是新年祈福的象征,在民間也很受歡迎。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下五辛盤”。周處《風土記》:“元日造五辛盤,正元日五熏煉形。”,五辛之所以發(fā)五藏之氣,即用韭 、薤(xiè)、蔥、蕓苔和芫荽(yán suī)這五種帶辛味的菜來修煉形體。

五辛盤又稱春盤,《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沿襲至今,也有諸多衍化。

韭(Allium tuberosum)、薤(小蒜 Allium chinense)、蔥(Allium fistulosum)或大蒜(Allium sativum)、蕓苔(油菜苗,Brassica campestris var. campestris)和芫荽(香菜,Coriandrum sativum)構(gòu)成了五辛盤,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這些楚地春節(jié)習俗或許漸漸湮沒在時光的消逝中,但植物的馨香賦予春節(jié)不一樣的味道深深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也許,這些植物本身未必是玉盤珍饈,但和親人共食一碟五辛盤,共飲屠蘇的情境卻是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這才是這些傳統(tǒng)延續(xù)傳承的意義。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閱瑯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標簽: 故宮博物院 荊楚歲時 爆竹聲中一歲除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