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世界速看:著名小說家張煒書寫《斑斕志》:窺探蘇東坡生命和藝術的秘密

時間:2023-01-13 14:57:01    來源:華西都市報    

原標題:著名小說家張煒書寫《斑斕志》:(引題)

窺探蘇東坡生命和藝術的秘密(主題)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資料圖】

北宋景祐三年(1037年)農歷臘月十九,蘇東坡出生在四川眉州。2023年1月10日(農歷臘月十九),是蘇東坡986歲農歷生日。眉山三蘇祠在當天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壽蘇會”,為這位大文豪“過生日”。同時,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的名人大講堂“東坡文化季”活動也正式啟幕。

在這一季中,“名人大講堂”除了邀請專家學者,生動解讀巴蜀大地歷史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當代價值、邀請名家進行沉浸式主題演講之外,還隆重推出了蘇東坡主題書單。

書單上的書目,除了蘇東坡本人的作品,重點推薦了近百年來,后世學者、文人、作家從不同角度解讀、詮釋蘇東坡的作品。位列書單上的《斑斕志》,是茅獎得主、著名小說家張煒以10余年深研之功完成的一部解讀蘇軾生命和藝術秘密的佳作。

作為一位卓有成就的當代作家,張煒在古典文學方面的造詣頗深。近30年來,他已創(chuàng)作、出版《也說李白杜甫》《陶淵明的遺產》《讀詩經(jīng)》《楚辭筆記》《斑斕志》《唐代五詩人》6部跟古典文學闡釋相關的作品。

在眾多關于蘇東坡及其作品的闡釋著作中,《斑斕志》的闡述角度、敘述方式獨樹一幟。張煒沿著蘇東坡的生命軌跡尋覓,全書分7講120余題,從“不自覺的強勢”“真?zhèn)巫杂蓵薄耙簧藤p”,到“從嬌客到棄石”“直擊淪落客”“異人三視”,最后再到“不可套語解東坡”“走不出的迷宮”,整部作品兼詩學、寫作學、文學批評、作品鑒賞、歷史鉤沉及社會思潮溯源之綜合探究,給讀者呈現(xiàn)一個特色鮮明、五彩斑斕、“人應該生活,而不僅僅生存”的蘇東坡。

一個人的詩藝與其生命密不可分。不管是解讀陶淵明、蘇東坡還是李白、杜甫,張煒的思路是,“回到生命本身,作品本身。不必急于對詩人的生命旅程、對關于他的作品的評價和研究搞得太清,這會不自覺地對號入座,會受他人的既成的概念化的影響,不能放空自己,結果也就很難自然流暢地、深入地抵達他的藝術世界?!?/p>

在張煒看來,人性決定詩性。詩人天生的才趣、道德感、價值觀、身份和立場,構成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基礎。詩歌,是古人藝術追求的載體,亦是尋求自洽的一種生活方式,“寫作者除了留下時間和歷史的記錄,留下生命的刻痕,也必然公開了自己,其間有多種多樣的可詮釋性?!?/p>

2023年1月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對話了張煒本人。

忠于蘇東坡文本

努力平實呈現(xiàn)其人原貌

記者:

關于蘇東坡的現(xiàn)代闡釋性作品非常多。要寫出新意和深度,需要非一般功底?!栋邤讨尽访摲f而出,作為作者,請您分享一下思路和心得。

張煒:

這是一部個人學習的記錄,記錄了一些感悟和感動,一些想法,一些詩學問題?;卮疬@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這本書是現(xiàn)代作家寫蘇東坡的作品中出版比較早的,流傳廣,影響大,對在大眾讀者中普及蘇東坡及其藝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是一部才情之作,備受贊譽,且十分迷人。但是作為讀者,我不得不說,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與真實的蘇東坡尚有不小的距離。這是一部類似西方“傳記小說”類的作品,讀者切不可將書中的蘇東坡當成真實的蘇東坡。有好多描述,是林語堂作為一個有才華的文人、才子,依順自己的理想去發(fā)揮和塑造出來的,其中小說化、戲劇化的沖突設計很多。他將蘇東坡理想化了。真實的蘇東坡不是這樣的。我在《斑斕志》中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忠于文本感受和歷史史實本身,努力理解蘇東坡其人其事、其情其趣,感受他過人的才華、諸多優(yōu)點以及作為一個人不可避免的缺點等。我把能找到的蘇東坡的所有文字都讀過,包括他在朝廷里寫的公文,這之后,才是關于他的大量闡述性文字。前者不要受后者的打擾。有了這個基礎,詩學研究才能開始起步。

記者: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中,大文人猶如群星般璀璨。這其中,蘇東坡在當代讀者中,知名度和影響力是罕有匹敵的。除了他文學上的成就之外,您認為還有哪些原因?

張煒:

首先當然是蘇東坡寫出了為數(shù)很多的杰出作品。他的作品有一個最大的特點,真誠自然,流暢易懂,絕不佶屈聱牙。這些通俗的文字又有深度、有大才情在里面。這種既簡單又深邃,自然而然脫口而出的東西,是最難的。其次,蘇東坡的趣味極其廣泛,是一個真正的性情中人,毫不刻板。他的人生經(jīng)歷有大跌宕,起伏很大,這就有了傳奇性,利于口耳相傳。這些,導致蘇東坡其人其文得到了超出一般的廣泛傳播,影響力越來越大。蘇東坡人文修養(yǎng)很好,是個天才的個案,而所有的“個案”,都是難以分析的。比如他隨手寫了那么多,日常打趣也記下來,這些稍稍蕪雜的文字里面,都能挑出好東西。西方的畢加索也是這樣,修養(yǎng)和個人才華的高度注定了,他們這樣的人就算隨手擲下,水準也不會太差,也會別有洞天。不管是蘇東坡還是畢加索,大藝術家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筆不緊張,比一般人更有松弛感,說到底就是更能專注于“自我”。他們的游戲精神,是生命質地決定的。作家只有在活潑和放松的時候,才能釋放出嚴肅的時候釋放不出來的另一種靈動與能量。

記者:

作為一個當代文學寫作者,您從蘇東坡那里獲得了哪些營養(yǎng)?

張煒:

蘇東坡對我影響很大。我著迷于他守住“自我”的能力。守住自己的趣味,不被潮流所左右。蘇東坡不管是做人還是為文,都在努力地、自然地守住“自我”。他喜歡的東西,一定會盡力維護,而不是簡單地舍棄。第二,蘇東坡身上體現(xiàn)出來一種對日常具體生活的熱愛,這很了不起。他的心沒有被世俗功利遮蔽。當很大的官,也無官腔套語,能像孩子一樣天真。這種純潔不僅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優(yōu)越的生命品質。不曾丟失或盡可能保存生命的天真,其實就是保存生命的元氣。第三,在寫作方面,他沒有專業(yè)人士那么強的功利性,不緊張,很放松,跟著自己的心志趣味。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他的寫作或創(chuàng)作只是心志才趣的驅使,這就避免了功利心和機會主義。在我看來,文學投機心理是現(xiàn)代寫作者的不治之癥。

記者:

對于不是專業(yè)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普通讀者,您建議該怎么更好地閱讀蘇東坡、走進蘇東坡的世界?

張煒:

盡量自己去讀蘇東坡的作品,不要太多地聽從他人的話,特別是一些通俗性的介紹文字。看多了他的作品,回頭再和別人交流,這樣更好。艾略特有句名言:“在讀一位詩人的作品之前,對詩人及其作品了解得越少越好。”意思是不要對號入座,不要受他人的觀念影響,最大限度地以生命對生命的正常、平等的態(tài)度,去欣賞和理解作品本身。因為不少人看蘇東坡,先去看林語堂或其他人筆下的蘇東坡是怎樣的,這就容易被灌輸一系列的印象和定見,把他人塑造出來的蘇東坡,當成了真實的蘇東坡。這就差大了。這里,也包括我的關于蘇東坡的文字,讀者讀蘇東坡的原著多了,待有了獨見之后,再找來讀,我們交流,這樣會更好。我怕影響他們的獨立見解、影響他們的正常欣賞。

不是一本蘇東坡傳記

而是分析他的文學和生命秘密

記者:

我發(fā)現(xiàn)您對蘇東坡的解讀,主要側重的是窺探、分析蘇東坡的文學和生命的秘密,有很多文學角度。

張煒:

一些人想從我這本書中看到一個歷史人物的故事、一本趣談或作品賞讀,是文不對題的。這不是一本蘇東坡傳記,也不是通俗講析讀物。它的學術成色和深度怎樣是一回事,但從類別上看屬于詩學研究。此書面對蘇東坡這個獨特的生命個體、天才個案,探究一些寫作學問題、詩學問題。一個人的詩文與其生命是結合在一起的,文學的奧秘其實不過是生命的奧秘,沒有其他。

記者:

您去過眉山三蘇祠?對那個地方的地理環(huán)境有感覺嗎?

張煒:

專門去過兩次。對那個空間很有感覺。期待下次有機會再去。

記者:

闡釋他人的過程,也是完成自我的過程。可以想象得到,您從他們身上獲得營養(yǎng),再轉化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當中。您自己意識到了這一點嗎?

張煒:

我深深感到,如果沒有中國古典文學對我這些年的影響,就寫不出《不踐約書》《鐵與綢》,也寫不出《河灣》《橘頌》這一類作品。它們是我長途跋涉之后的抵達,甘辛自知。

記者:

很多作家在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定高度后,再往上走是很難的,尤其是語言面貌容易停留在原地。但您能突破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張煒:

我也說不上突破,只想在語言上往前。語言老套了,不再更新和生長了,思想也就固化和僵化了。這是創(chuàng)作的衰頹,應盡量避免這樣的情形發(fā)生。

標簽: 華西都市報 作為一個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