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代元宵節(jié)曾有超長假

時間:2023-01-31 17:46:58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古代元宵節(jié)曾有超長假

夏凡


(資料圖片)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夕或燈節(jié),時間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這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而“正月”又稱“元月”,“夜”又稱“宵”,因此正月十五即被喚作“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新年伊始,大地回春,佳節(jié)的夜晚,天上圓月高懸,地上彩燈競放,人們歡聚一堂,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火,笑語歡歌,其樂融融,表達著對新春的展望與期許,企盼來年幸福安康、平安順遂。

古時各個朝代在過元宵節(jié)時,都有什么特殊之處呢?

漢朝舉行燃燈盛典

關于元宵節(jié)的起源,坊間眾說紛紜。

一說源于道教,在道教理念中存在“三元”之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对企牌吆灐肪砦迨d:“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并以正月十五為“上元”,即天官圣誕之日;七月十五為“中元”,是地官圣誕之日;十月十五為“下元”,為水官圣誕之日,此后人們便把正月十五也稱為“上元節(jié)”。

一說源于佛教,即東漢時期隨佛教傳入中國,是佛家在新春元月舉辦上燈法會的衍變,“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僧眾信徒在寺前秉燭,張燈敬佛,表明佛與人的心光相互輝映。

以上關于元宵節(jié)源起的兩種說法,皆來自宗教信仰,而第三種說法則來自帝王皇家。

相傳西漢初期,呂氏一黨密謀叛亂,最終被朝廷平滅,隨后即位的文帝劉恒便以正月十五作為紀念之日,以后每年此日夜晚,漢文帝便出宮游玩,與民同樂,正月十五的元宵佳節(jié)也由此產生。

到了漢武帝時期,司馬遷更定歷法,創(chuàng)建《太初歷》,并于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頒布,其中規(guī)定以正月十五祭祀天帝“太乙神”,并于黃昏舉行燃燈盛典,通宵達旦,這便是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的源起。

《史記》曰:“漢家以望日祀太一,從昏時到明,今夜游觀燈是其遺跡……”《史記樂書》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乙甘泉,以昏時夜祀,至明而終?!泵鞔鷦⒍薄⒂谵日兜劬┚拔锫浴分幸灿杏涊d:“張燈之始也,漢祀太乙,自昏至明?!?/p>

由此可見,關于元宵節(jié)的起源,有史料佐證的漢代祭祀“太乙神”之說最為可信。而無論是否源于佛教“上燈法會”,抑或道家“三元之說”,有一點毋庸置疑,這兩種傳承千年的宗教體系對于元宵節(jié)的普及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使其在民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再加上皇家自上而下的倡導與推動,使元宵節(jié)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最重要、最盛大的節(jié)慶之一。

古代中國是有宵禁制度的。最早記載宵禁的是《周禮·秋官司寇》,“掌夜時,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宵禁令的實行,主要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維持治安,防止盜竊、失火等。漢代之時,朝廷設有執(zhí)金吾的官職,西漢時執(zhí)金吾的權力很大,擔負京城內的巡察、禁暴、督監(jiān)等任務,掌北軍,宵禁也歸執(zhí)金吾掌管。光武帝尚在民間時,曾說“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原因就是執(zhí)金吾的權力很大。

宵禁也有例外,元宵節(jié)就是法定的例外?!霸唤?,自漢始”,在元宵節(jié)那天,被稱為“金吾不禁夜”,官方會破例取消夜禁,稱為“放夜”,普通百姓得以肆意狂歡。

唐代放假三天

隋唐時期,元宵節(jié)已成國俗大節(ji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滿城燈火宛如點點繁星。

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寫道:“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d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p>

大唐神龍元年元宵之夜,神都洛陽仿佛天上的街市,幻化為懸浮于浩瀚夜空的燈火之城。殿閣宮城、廣場山丘,處處五彩繽紛。山形的彩棚高達30多米,巨型燈輪有60多米高。詩人蘇味道作詩《正月十五夜》,描述了神都洛陽元宵夜的盛況,“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其中首句便是成語“火樹銀花”的出處。

而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觀燈樂行》則描繪了長安城元宵夜燈山人海的盛世圖景:“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p>

自古每逢節(jié)日必有假日,漢代在元宵節(jié)放假,唐代也不例外。盛唐之時,元宵節(jié)已經有了三天的假期,“上元三夜燈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后二夜,金吾弛禁,開市燃燈,永為式”。唐朝的韋述在其著作《兩京新記》中也有記載:“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燈,光若晝日?!币簿褪窃谔菩跁r期,正月十五以及前后兩夜,民眾可徹夜游樂,賞燈慶祝。

唐朝的城市管理實行“里坊制”及“宵禁制”,國都長安也是如此。與漢代相比,唐玄宗的“放假”政令更進一步,由此把元宵佳節(jié)也真正推向了高潮,可以想見整個長安星月交輝,火樹燦爛,花燈競放,人們尋親訪友,結伴出游賞燈,真真的是“金吾不禁,玉漏無催”。《朝野金載》記載:睿宗先天二年(713年,即玄宗開元元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安福門外做一巨型燈輪,高達二十丈,上邊纏繞五顏六色的絲綢錦緞,用黃金白銀作裝飾,燈輪懸掛花燈五萬盞,如同五彩繽紛、霞光萬道的花樹一般。同時,讓“宮女數千人,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在燈輪下輕歌曼舞,還從長安萬年縣選少女婦人千余人,在燈輪下踏歌三日。

《雍洛靈異小錄》記載了燈會盛況:“燈明如晝,山棚高百余尺,神龍以后,復加儼飾,仕女無不夜游,車馬塞路。”甚至有的人被擠得懸空而起,“有足不躡地浮行數十步者”。唐代出現這種燈節(jié)盛況與當時生產力發(fā)達、社會富庶的經濟基礎是分不開的,加之都城長安人口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富庶的封建經濟使奢靡的社會風俗得以發(fā)展,加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提倡,更使元宵節(jié)盛況空前。

這里提到了“仕女無不夜游”,也就是平時深居簡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們此時也梳妝打扮,相約出游,賞燈觀景?!皠e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在璀璨燈火的映襯下,她們也成了長安城內一道嫵媚動人、靚麗多姿的風景線。

宋詞留下千古名句

到了宋朝,元宵佳節(jié)更加深入人心,這個文藝氣息十足的王朝將元宵節(jié)假期繼續(xù)增加,在唐朝“正月十四至十六”的基礎上,增加了“十七、十八”兩天?!吧显逡篃糁迹彼我?。乾德五年,太祖詔曰:朝廷無事,年谷屢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兩夜?!蹦纤螘r期又將正月十三日也納入進來,《析津志輯佚》載:“上元六夜燈之始,南宋也。理宗淳祐三年,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六天的假期,良辰美景,佳期如夢,日日歡愉,夜夜笙歌,娛樂了大眾,助推了經濟,也許這便是千年前大宋王朝的“黃金周”吧。

在宋詞中自然也少不了對元宵佳節(jié)的描繪,其中兩首最為膾炙人口。其一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整首詞表達了作者在元宵佳節(jié)中,雖燈火璀璨依舊,卻不見故人的哀婉神傷。

第二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這首詞作于南宋淳熙年間,雖然通篇描繪了元宵之夜?jié)M城燈火、歌舞升平的絢麗場景,但也表達了作者對半壁江山淪喪,自己上下求索、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與無奈。

元代的統(tǒng)治者是北方游牧民族,但入主中原后也承襲了中原漢族的部分節(jié)慶民俗,在元末北京志書《析津志輯佚》中,我們也看到了關于元宵佳節(jié)的描述:“正月皇宮夕節(jié),瑤鐙炯炯珠垂結。士寶漏燈旋曲折,龍香熱律吹大簇,龍顏悅……鐙月交輝云翳絕,尊休徹天街,是處笙歌咽”?!败囻R紛紜于街衢、茶坊、酒肆、雜沓交易至十三日,人家以黃米為糍糕,饋遺親戚,歲如?!钟诓菸萃鈶覓炝鹆咸褵?,奇巧紙燈、諧謔燈與煙火爆杖之屬。自朝起鼓方靜,如是者至十五、十六日為止?!薄皩m中有世皇所穿珍珠垂結燈,殿上有七寶漏燈。三宮燈夕,自有常制,非中外可詳每元會圣節(jié)及元宵三夕,于樹身懸掛諸色花燈于上,高低照耀,遠望若火龍下降。樹旁諸市人數,發(fā)賣諸般米、甜食、餅、棗面糕之屬,酒肉茶湯無不精備,游人至此忘返。”

以上描繪了元大都的燈節(jié)全景,從燈月交輝的皇宮大內,到車馬紛紜的市井民間,從高低照耀的諸色花燈,到晝夜鳴響的煙火爆杖,再到無不精備的酒肉茶湯、甜餅棗糕……大都異彩紛呈的上元節(jié)景,延續(xù)了唐宋的盛況。

明代開啟“十夜燈”

明代的元宵佳節(jié)發(fā)展到了極致,這依然歸功于皇家的倡導與政令的實施。

相比盛唐的“三夜燈”、北宋的“五夜燈”、南宋的“六夜燈”,大明王朝竟然開啟了更為夸張的“十夜燈”模式,規(guī)定每年自正月十一日起,至二十日,全國放假,萬民同樂。

《萬歷野獲編》中記載:“永樂七年正月十一日,欽奉太宗文皇帝圣旨……朕即位以來,務遵成法,如今風調雨順,軍民樂業(yè),今年上元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這幾日官人每都與節(jié)假……民間放燈,從他飲酒作樂快活,兵馬司都不禁,夜巡者著不要攪擾生事,永為定例……”此后,明朝的元宵佳節(jié)便一直實行十天假期的規(guī)定,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元宵假期。

超長的假期,自然也會引得諸多文人士子撰文作詩記述佳節(jié)圖景。明代著名畫家、詩人唐寅便作詩《元宵》:“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萬歷名臣張居正也作詩《元夕行》,描繪了北京城元宵夜女子相約賞月觀燈的場景:“今夕何夕春燈明,燕京女兒踏月行。燈搖珠衫張華屋,月散瑤光滿禁城?!?/p>

還有一些史料文章,描述了明代元宵節(jié)“走橋、模釘兒、跳百索”等諸多風俗?!兜劬┚拔锫浴酚涊d:“八日至十八日,集東華門外,曰燈市……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擊太平鼓無昏曉,跳百索無稚壯,戴面具耍大頭和尚,聚觀無男女……”其中“走橋”之俗最為重要,因為古人認為過橋渡河可以禳除災禍,走過三橋,便可保一年中災禍遠離、百病不侵。

市井民間熱鬧非常,大內皇家自然也有諸多盛況,尤其當時最著名的“觀鰲山燈”。據《皇明通紀》記載:“永樂十年正月元宵,上賜百官宴,聽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日,自是歲以為常?!蔽闹小蚌椛健?,指的是將千百盞彩燈縛扎一體,堆疊成山,形似大鰲,故稱“鰲山燈”。這是皇家特有燈景之一,其外觀規(guī)模不遜于一座恢弘的樓宇殿堂,可謂“燈景巨無霸”,明宣宗朱瞻基曾寫詩描述:“鰲峰萬疊排云起,火樹千枝賽月明”。

實際上,早在宋朝就有關于鰲山燈的記載,南宋文學家周密在其著作《武林舊事》中記述:“一入新正,燈火日盛……及宣德門、梅堂、三間臺等處臨時取旨,起立鰲山……禁中嘗令作琉璃燈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機關活動,結大彩樓貯之……龍鳳噀水,蜿蜒如生,遂為諸燈之冠……上乘小輦,幸宣德門,觀鰲山”。文中提到的“宣德門”為北宋汴京宮城正門,當時的“鰲山燈”就搭建在這里,由此可推知明朝在午門前搭建“鰲山燈”,大概也是大宋舊制的延續(xù)。

一座輝煌壯麗、如夢似幻“鰲山燈”,必定工藝復雜,花費靡貴,民間自然少見。因此,明朝皇帝特許臣民百姓到午門賞燈觀景,以示皇恩浩蕩、君民同樂。

在明代宮廷繪畫《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便可看到“鰲山燈”的畫面。這是在皇宮內搭建的一座“鰲山燈”,每層都懸掛形狀各異、亮麗斑斕的彩燈,其中在二三層間還掛有蘇飛、李尚、左吳、雷被等“淮南八公”的形象,在三四層間則有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何仙姑等“八仙”形象,整座“鰲山燈”制作精美、流光溢彩,甚是壯觀。

而這只是一座小型“鰲山燈”,據說午門前的最高可達十三層,氣勢恢宏、巍巍如山,但如此燈火密集的龐然大物,自然也成了火災的隱患。明代著作《萬歷野獲編》中記載:“鰲山燈火,禁中年例,亦清朝樂事,然也有最出意外者。如永樂十三年正月之壬子,鰲山火發(fā),焚死多人,都督馬旺亦與焉?!痹谇宕幮薜摹睹魇贰肪矶胖幸灿杏涊d:“(永樂)十三年正月壬子,北京午門災?!眱啥问妨贤瑫r指向了永樂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的夜晚,北京午門前“鰲山燈”失火,現場多人被火燒踩踏而死,傷者無數,當時負責治安的都督同知馬旺也殉職身亡。這場“鰲山燈災”是元宵佳節(jié)兩千余年歷史上為數不多、有案可稽的火災之一。

清代架設“萬壽燈”

公元1644年,滿清王朝定鼎北京后,對于元宵節(jié)的相關習俗也是全盤承襲并有所發(fā)揚。每年自臘月二十四日開始,紫禁城內所有主要宮殿便開始掛起各式各樣的宮燈,直至第二年的二月初三為止。

在《清代宮廷文化通史》中有記載:“乾清宮前安萬壽燈十六盞,大小燈一百二十八盞;乾清門掛燈五盞;日精門、月華門各掛燈一盞;兩廊檐回廊掛燈一百二十盞;欄桿掛燈一百九十四盞;御花園中也同時安燈?!边@些燈種類豐富、形態(tài)各異,包括四方掛燈、六角掛燈、葫蘆掛燈、圓式掛燈、菱形掛燈以及魚燈、樹燈、千葉蓮花燈等,它們懸掛在各大宮闕樓閣、亭臺廊榭中,把整個紫禁城裝扮成一座千燈萬彩、美輪美奐的夢幻世界。

而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在乾清宮前安設的萬壽燈與天燈。《清宮述聞》中記載:“總管內務府大臣率員役由乾清門舉燈竿進,安設天燈于丹陛下左右,安設萬壽燈于丹陛上左右……其萬壽燈自樹竿后,日懸繡金字寶聯(lián)十六幅?!?/p>

由于這兩種燈體量巨大高聳,故每年安設都頗費人力,乾隆皇帝曾寫《立天燈》詩,繪聲繪色地描述了當年架立天燈時的場景:“金龍護柱長數丈,四柱撐如巨靈掌。彩燈左右列丹墀,萬壽燈明丹陛上。年年臘月二十四,縛架懸燈聲擾攘。百夫舉柱齊用力,一一都聽銅鑼響。燈上聯(lián)書細金字,惟乞歲歲登豐穰?,帉m樂事與民同,從識太平真有象”。

2019年,故宮博物院相關團隊以《奏銷檔》及《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等宮廷檔案為參考,幾經努力,最終復原了天燈與萬壽燈,并于春節(jié)期間豎立在了乾清宮前,讓廣大民眾可以一睹當年皇家天燈的盛世容顏。

歷經兩千余年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元宵節(jié)成為中國民間最為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代表著人民對于闔家歡樂、幸福生活的企盼。

標簽: 正月十五 元宵節(jié)的 五彩繽紛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