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紀錄片《中國》提供觀照傳統的另一視角

時間:2022-03-31 18:31:58    來源:解放日報" />

原標題:紀錄片《中國》提供觀照傳統的另一視角

黃軼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二季延續(xù)第一季的敘事結構,通過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勾連起歷史的經緯,以思想、制度和文化發(fā)展即“何以華夏,何以中國”的文化叩問為主線,“藝術化呈現了中國人的文明源流與精神底色”。

在這個頗不寧靜的春天,這部紀錄片電影般的畫質、溫厚沉浸的旁白、精妙悅耳的配樂、簡約唯美的布景,既是對歷史的一次回眸,也是對人心的一種慰藉。在歷史褶皺處,在時代懸崖上,那些蒼生中的卓然不群者,如李白、杜甫、劉秉忠、八思巴、關漢卿、海瑞、張居正、徐光啟、張謇等,或以世事洞明之心智、經天緯地之功力挽狂瀾于既倒,叩問民族命運的規(guī)則;或以轉身成俠的故事,向漸漸駛離的世事航船丟出最后救贖的繩索;或以詩句與文章擁抱人心的無助和蒼涼,映照著今天的世道人心。

“我們感動于這些渺小又倔強的個體,能構建出如此厚重博大的文明!”當今天的觀眾寫下這樣的感悟時,厚重的歷史與蘊藉在歷史里的中國精神,正以一種生動而具象的方式讓今人感知與思索。

如評論家李敬澤所言,《中國》“不是王朝史,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化史,這是精神史、心靈史,所選的,是中國精神的關鍵時刻;展現的,是中國心靈的星圖”?!吨袊返诙居檬崂韽氖⑻乒拯c到辛亥革命,縱覽千余載思想源變。

前五集分別為“驚變”“夢境”“大都”“市井”“臣子”,敘述圍繞著民族命運主線展開。以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李白和杜甫的命運跌宕為開篇,依次呈現了唐代詩歌鼎盛、宋朝美學繁榮、元曲興于市井等繁盛圖景,也展現了元朝民族大融合、明代張居正改革等歷史變遷。

后五集依次為“季風”“大帝”“覲見”“實業(yè)”“革命”,更多將一種多民族融合的專制政權視域與面向世界的開放眼光相結合。正如第六集的片名“季風”,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外交流的大跨越就像季風一樣吹進了中國讀書人的書齋,也吹進了皇帝的朝堂。鄭和船隊下西洋,馬歡的《瀛涯勝覽》,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康熙平定三藩……一系列重要的歷史事件在《中國》的影像中一一重現。其中的一條清晰脈絡就是,讀書人越來越“突破既定的道德倫理和政事為學問的藩籬”,將目光朝向了更廣闊的外部世界,中外文化的相互打量已在所難免,關于國家再造的整體性思考和制度建設也一直都在探索中。

這部紀錄片里中國成為“世界視野中的中國”,則可能為觀眾提供了觀照傳統的另一種視角。

“選角”是《中國》第二季的重頭戲。本季的整體視域當然離不開“廟堂之高”,正是因此,它在歷史的真實性上做了不少考據,并充分調用了“情景再現”的拍攝手法,試圖還原歷史現場,讓觀眾能夠設身處地地與古人共情。

當然,紀錄片不是“正史”,它的立意不在為帝王將相樹碑立傳,所以在“大一統”的敘事主軸外,《中國》第二季的角色遴選,對那些逸出或者偏離朝綱的“江湖之遠”也滿懷溫情和敬意。在其多層面的敘事空間里,那些激揚文字的詩人、任性放達的狂士、歸隱故土的名紳、護佑平民的文俠、交接異域的先鋒都有著精彩的出演,其清晰的民間立場和樸素的市井色彩令觀者印象深刻。這體現出創(chuàng)作者對歷史上那些獨異的生命個體的體貼和尊重,滲透出壓抑不住的人本主義、民間本位思想觀念,蘊意厚重。

在后人熱切的敘述里,李白是“狂士”的典型。他任性明亮,就像一個傳奇,而實際上他掙扎得用力至怪誕,也承受了最緊的束縛。作為長安客,紀錄片《中國》里的李白甚至有些頹廢,盛唐飽滿多汁的自信,在他最驕傲最不羈的筆墨下一點點干癟。詩意昂揚的人生背后的落魄不堪,讓人扼腕嘆息!不過,當故友杜甫以驚風落雨之筆,為他寫下“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定論,就足以證明他光耀日月的才華了。

元雜劇大家關漢卿,是《中國》第二季塑造得非常傳神的人物。歷史上的小說和戲曲似乎都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末技”,而關漢卿這個“末流”人物,恰恰成了不少文人墨客用文字致敬的對象。這部紀錄片里的關漢卿,則更凸顯了一種民間情懷和平民立場。關漢卿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轉身成俠,將滿腔義憤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戲劇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創(chuàng)作的多部劇作至今仍散發(fā)著批判現實主義的光輝。僅一部《竇娥冤》,就可謂一介文人的壯舉。《中國》用一段戲曲影像再次演繹了《竇娥冤》中最有華彩的篇章,竇娥臨刑前那撼天動地的“天問”響徹云霄。

在民間傳說中海瑞頗為出彩,紀錄片第五集給了他很長的篇幅,并把他與大明另一名臣張居正對應推出,一個化身為俠、一個立志成圣,相映生輝。經過歷史漫長的沉淀和打撈,海瑞身上已經附會了很多民間期待,有著“海青天”的嘉譽;同時,他身上洋溢的精神元素是知識分子中富有華彩的一部分,也是構成我們文化多元性的重要基因。有評論認為,解說是《中國》第二季的點睛之筆,不徐不疾的講述方式恬淡沉靜,“靈魂旁白”給予觀眾沉浸式的體驗和啟發(fā)式的思考,以歷史旁觀者的視角用聲音牽引更多當代人走進中國歷史。關于這個官場另類,周濤溫婉有力的旁白如此道來:“曾經,他的道德之鏡只檢閱自己,如今他開始拿這面鏡子映照整個國家”“他的骨頭比誰都硬”。

本季最令筆者驚嘆的人物,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恩科狀元張謇,他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中開風氣之先的另一種“異類”。甲午戰(zhàn)后,張謇鮮明地提出了實業(yè)救國的主張,棄政從商回到南通,陸續(xù)興辦了數十個企業(yè),甚至公開向社會發(fā)行股票,并將培養(yǎng)人才、開辦學堂作為發(fā)展工商業(yè)的前提條件……張謇和當時一批民間企業(yè)家一心盼望“剛剛推翻帝制的中國萬物生長,萬象更新”,由他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士子向現代轉型初期對中華民族新的期待視野。

從遴選各路大俠來呈現歷史巨變中生命個體的悲歡、思想爭鳴中追索真理的熾熱、時代褶皺里獨異人性的光輝、潮流撞擊中與世界平行的信念,《中國》第二季拍成了一部“審視自我”的大電影。不過,借助一個個燦爛人物來展現大跨度的歷史進程,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故事前后時空相隔比較大,不熟悉歷史的人會感覺銜接不上,甚至有線索崩塌之感;為了強調戲劇性沖突,過多遴選了一些巧合來推進故事,無法更好兼顧人物內心與處境的平衡。

歸根結底,這部“為嚴謹的紀錄片插上想象的翅膀”的《中國》,將影像里的中國歷史呈現得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深度,是一部開闊觀者視野、引人深思的紀錄片。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