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環(huán)球今熱點:專訪翟楊 揭秘百年古船“穿越”歸來的背后故事

時間:2022-12-07 19:57:0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面對面丨專訪翟楊 揭秘百年古船“穿越”歸來的背后故事


【資料圖】

11月21日,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口水域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出水,在海底沉默150多年后,古船重見天日。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nèi)乃至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載文物豐富的古代木質(zhì)沉船之一。翟楊,上海市文物局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江口二號古船項目主要負責人。從發(fā)現(xiàn)到整體打撈出水,過去八年,翟楊和團隊一直在守護、探查和解讀這艘古船的前世今生?!睹鎸γ妗穼TL翟楊。

2007年到2011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上海啟動了上海地區(qū)水下文物考古摸排工作。作為上海第一位獲得潛水資質(zhì)的水下考古專家,翟楊的工作是從走村串戶開始的。

翟楊:我就到上海崇明、金山有漁村的地方查找線索。我們到漁村采訪漁民,在打魚的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沒發(fā)現(xiàn)古代的壇壇罐罐,手里拿著一張海圖,如果有這個發(fā)現(xiàn)的話你就在海圖上給我標一下,這些漁民也是憑著記憶在海圖上畫點,我當時心一下子就涼了半截。因為我在上海跑了崇明、金山幾乎所有漁村之后,一件文物也沒發(fā)現(xiàn),一件古代的壇壇罐罐也沒發(fā)現(xiàn),對我來說線索比較渺茫。

雖然渺茫,但翟楊還是抓住了一條看似有價值的線索,一些漁民們提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曾在長江口航道第204、205浮筒附近,看到過一根類似桅桿的東西露出水面。只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這根桅桿消失不見了。

翟楊:漁民當時形容很詳細,當時他們還想把桅桿鋸掉,但是消失了我覺得心又涼了半截,我怎么去找一個消失的,而且又沒有GPS坐標。我們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抓住204、 205浮筒,而且要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海圖上。因為這個航道在變,浮筒位置也在變,所以當時也是找了這個海圖,大致確認了204、205浮筒的位置。

2014年,翟楊和上海海測大隊合作,對可能有沉船的海域進行聲吶掃描。

翟楊:當時冬天很冷,我們大家一路過去也要兩三個小時,又冷又晃,風一吹起來人會晃,暈暈乎乎的,我們大家都盯著這個屏幕。我當時印象很深,屏幕上聲吶掃測,開始船的一端就開始出來,明顯看到是一個船的形,慢慢從屏幕上掃出來一個船的樣子的東西,我們當時都很興奮。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翟楊和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根據(jù)資料,他們懷疑這艘沉船很可能是清朝末年在福建馬尾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一艘炮艦萬年青號。他們就此申請到了國家專項資金。

翟楊:2015年夏天的時候開始探摸,那個時候編號長江口一號,結(jié)果一下水一摸肯定不是萬年青。萬年青的記載是包著銅皮的木船,這個就是一個鐵船,而且是現(xiàn)代的鐵船,沒法往下做,當時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沒有找到那艘漁民口中有著桅桿的木船,翟楊和他的團隊不甘心。2015年9月,他們再次乘船來到長江口一號發(fā)現(xiàn)處搜索,聲吶掃測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類似沉船的物體。

翟楊:當時半開玩笑地說,我們有一條古船了。

記者:您是隨口一說,還是說認定了它就是?

翟楊:我當時說的時候心也有點虛的,我給大家打氣,因為大家還是要鼓鼓氣。我記得很清楚,打撈局的褚?guī)煾到?jīng)驗非常足。最后一班是他下水,很快,大概也就半個多小時,說這肯定是一條木船,我摸到船舷板了,但是不是現(xiàn)在的木頭船,還是以前的木船都不知道,因為確認一條古船,實際上在水下很難的。

記者:既然有了這樣一條線索,為什么不可以讓這位老師傅繼續(xù)把它給摸清楚呢?

翟楊:如果再繼續(xù)摸清楚的話,就要進行下面的抽泥和抽沙的工作了。2015年我主要的項目是做長江口一號,而且時間基本上也是有時間限制的,當時基本上到收尾階段了,所以當時也就把這個工作放到以后的工作里面,今后的目標我們是確認它是什么時候的船。

根據(jù)考古學的工作方法,這艘木船被確定為長江口二號。但要進一步確定這艘木船的價值,需要經(jīng)歷一段漫長的時光。和田野考古不同,水下考古需要船舶、探測設備、潛水裝備,這也意味著要建立一支能力更綜合的團隊,所以,水下考古的成本遠遠高過田野考古。

碳十四測年法顯示沉船的年代介于明代晚期至清代晚期,但翟楊和團隊希望能找到辦法得到更精確的年代信息,比如,如果在船上找到古代的瓷器,就能獲得更準確的年代判斷。2016年的一次探查,從沉船上取到的物品讓人失望。

翟楊:2016年的時候最后一班潛水,拿上來之后我第一眼一瞄,這個東西肯定是古代的。我第一反應是到唐宋,有可能是宋的瓷器,很高興,然后再仔細一看它造型很特別 ,我們不認識,去請教專家也確實沒見過,2017年繼續(xù)調(diào)查,2017年就沒有什么收獲。

探尋曲折,同時因為不想輕易動用國家經(jīng)費,三年中,相對簡陋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也消耗著大家的耐心和信心。為尋求突破,在此期間,翟楊團隊聯(lián)合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為他們研發(fā)了獲得國家專利的“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和全球首艘“智能化立體采樣無人艇”及“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多次為翟楊團隊出動工程船協(xié)助探尋長江口二號古船,但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了極少費用。

轉(zhuǎn)折,往往在最難熬的時刻出現(xiàn)。2018年9月,翟楊和他的團隊再次來到長江口二號沉船處進行考察。

翟楊:2018年的時候我下決心這是最后一年,目標很明確,找到艙了就往下抽,一直抽,抽完之后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船貨,成批的瓷器,水下的瓷器上來都會放在筐里面,一筐出水的那一剎那,那個是最幸福的時候。還有一個興奮點是這里面真有帶款的瓷器,綠釉杯上有同治年制帶款的瓷器,這樣子時代和船貨都解決了。

長江口二號的年代最終被確認為清代同治時期,所在水域水深8至10米,船體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殘長約38.1米、寬約9.9米,已探明有31個艙室,是我國迄今為止水下考古發(fā)現(xiàn)的體量最大的木質(zhì)沉船。艙內(nèi)均發(fā)現(xiàn)碼放整齊的景德鎮(zhèn)窯瓷器等文物,從勘測情況看,推測為清代上海廣為使用的沙船。

自確認二號古船價值后,為保障安全,上海打撈局派船在現(xiàn)場守護了近3年。海事部門在古船所在位置劃定了臨時禁錨區(qū)。各部門協(xié)力保密多年,看護文物安全。由于觀察到沉船存在著因為水流和沉積物堆積方式改變而側(cè)翻解體的風險,上海市文物局經(jīng)過反復研討并報國家文物局認可,決定對長江口二號古船實施整體打撈。

由此,擁有全球頂尖高端裝備制造實力和工程施工技術(shù)的上海,組織了一支技術(shù)“天團”,由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聯(lián)合上海隧道股份、上海電氣等企業(yè)組成,集成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打撈工藝、技術(shù)路線、設備制造,最終形成世界首創(chuàng)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shù)”來打撈長江口二號古船。

2022年11月20日深夜,長江出??跈M沙水域,兩艘巨型工程輪——“大力”號和“奮力”輪燈火通明。水下,22根定制的巨大弧形梁準備就緒,頂部是威力強勁的隧道盾構(gòu)掘進裝置,尾部搭載推力巨大的推進裝置,構(gòu)成水下整體打撈沉船的“神器”。它可以從沉船底部快速掘進,擊穿長江口海底厚厚的泥沙、巖石和其他堆積物,將沉船連泥帶水抱進懷中。11月21日凌晨零時40分,沉沒江底150多年的古船緩緩浮出水面,隨后,被送往黃浦江畔的上海船廠舊址一號船塢。

翟楊:我們目標是通過科技考古手段,盡量去探索這個古船從建造開始一直到我們150年后發(fā)現(xiàn)它,這150年期間它在哪里建,它走過什么航線,它最后一次航行的貨是在哪里裝的,它為什么沉在這,出事在什么地方,它怎么變成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通過我們科技的手段,我們相關的科技團隊做一整套對它全生命周期的研究。

制片人丨劉斌

記者丨董倩

策劃丨孟克

編導丨銀建章 張倩

責編丨王楓

編輯丨張宏飛

攝像丨王揚 孫慧升 羅安敏

標簽: 交通運輸部 壇壇罐罐 涼了半截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